自从280MW光伏特许权招标曝出了0.7288元/千瓦时的超低价,市场就一直好奇,怎样的成本核算才能支撑如此低价?是否会亏损?然而,这一悬念可能最终成谜,原因是,能源局权威人士透露,具体成本核算内容并不会在公布中标价、中标企业时一同公布。
继我国去年首轮光伏特许权招标产生了0.69元/千瓦时的投标价之后,今年特许权招标中再曝0.7288元/千瓦时的低价。然而,不同的是,去年光伏招标最终舍弃了0.69元/千瓦时的最低价,选择了1.09元/千瓦时的次低价作为中标价;而今年,权威人士透露,13个项目基本都将选择最低价,即0.7288元/千瓦时的上网电价有望成为最终中标价。
这意味着,今年光伏上网电价最多将比去年低出0.36元/千瓦时。此次报出低价的投标企业中,央企占到了接近七成,一时间,不少声音认为央企不惜低价“圈地”、破坏行业合理成本利润空间并予以抨击。对此,主导此次招标的政府部门则表示秉持“最低价中标”的原则,尊重企业自己的成本测算逻辑。
究竟怎样的上网电价才算是合理的?这一巨大疑问使得对光伏中标企业的成本收入分析成为必要,而这一切都隐藏在投标企业上报的标书中。然而,能源局权威人士透露,此次公布中标价及中标企业时并不会公布标书内容,其中关于成本核算的内容自然成谜。
毕竟,对于报出0.7288元/千瓦时的企业,在分析其具体成本核算之前,实际上无权评判上述上网电价究竟是不是过低。有人认为,此次招标仅局限于几个项目的上网电价,由于项目有限,不排除央企们为了进场不惜付出亏损的代价。有专家预测,按照目前竞价计算,部分低价中标项目预计要17-18年后才能实现盈利,而这些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也只不过是25年。
若真如此,报出低价的企业未来能否承受长达十几年的亏损期?在如此低价之下,期间的光伏元器件供货能否稳定持续?光伏元器件的质量又如何能够保证?尽管这表面看来都是企业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,如果企业最终选择中途放弃,那么此轮招标的意义又如何体现?
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出现,需要在选择中标企业的同时对其中标价的产生予以详细推敲,避免急功近利式的夺标现象,避免短视行为对行业发展埋下隐患。
当然,也有观点认为,此次招标中,企业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及选择的供货商情况核算出最终的上网电价,因此各自成本自然不同,未必报出低价的企业就一定会亏钱。如果如此,这意味着,有企业能够将成本压缩至合理空间,这对光伏发电的普及而言可谓福音。
无论是哪一种可能,都需要对中标企业的成本测算予以充分论证,保证其可行性与落实效果,如此一来才能够促进行业竞争,实现优胜劣汰,避免行业隐患,也能够落实举行特许权招标惠及行业发展的初衷。
因此,即使不公布以超低价中标企业的成本测算细节,也应该责成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光伏项目的建设运营成本予以核算,如此一来,才可以保证行业发展趋于理性。